2018-02-02 10:38
图1:政府集约化网站建设类型
一、基础设施集约化
1、基础设施集约化概述
基础设施集约化是最基础的集约化方式,解决机房和设备上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的问题。基础设施集约化若用云计算中心方式进行建设,建议一级政府(如:省部级、地市级)建设一个云计算中心,以云服务方式向各网站主办单位提供虚拟设施资源,达到节省资金、提高设备利用率、节能减排的效果。目前,此类集约化所使用的云计算技术和管理模式已成熟,并已有成功经验,但安全风险也会集中。
图2:政府网站基础设施集约化
2、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模式
模式一,自建自管。由政府信息化部门申请财政资金,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有实力的专业云服务商进行建设,搭建云计算中心及灾备中心。云计算中心及灾备中心所有权归政府机构,运维也是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采购云计算中心专业运维服务。
模式二,直接采购。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商建设运营”的模式,由专业云服务商新建云计算中心,也可以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基础环境、计算、存储和灾备中心等资源,搭建适合政府行业的政务云计算中心。
3、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思路
政府网站基础设施集约化的形式之一是数据中心,在很多政府机构已经普及,且技术成熟、成功案例丰富,已经步入成熟阶段。而云计算中心(政务云)尚是新生事物,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已在几十个地市、区县进行试点,取得可喜成果,已适合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基础设施集约化的建设思路如下:
政策推动云计算中心建设
开展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和试点应用
建设异地灾备中心
稳步实施网站群的部署和迁移
建立云计算中心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云计算中心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
建立云计算中心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政府统一购买制度
4、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模型
通过对服务器硬件、网络设备和存储资源的虚拟化部署,配合云计算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aaS平台也为更高层次的云计算服务PaaS、SaaS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且具有很高的自适应性和扩展空间。基础设施集约化的标准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3: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模型:云计算中心
二、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
1、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概述
应用支撑平台在整个网站体系架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维护及网站上各类应用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为网站运行提供了软件环境。应用支撑平台优先选用PaaS+SaaS私有云云服务方式,平台必须稳定、安全,平台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关键。若一级政府建设一个集约平台,建议标准先行、分步迁移。此类集约方式技术难度小、见效快、安全风险集中,容易被少数厂家垄断。
图4:政府网站基础设施集约化
2、集约化应用支撑平台架构
根据各级政府实际情况和条件,在信息化建设比较集中的地区可建设省部级的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为全省(系统)政府部门网站提供网站应用支撑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比较分散的地区,可考虑向上集约,直接利用上级应用支撑平台,或者采取本地区集约的方式,在本地区建设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以PaaS服务、SaaS服务、接口、组件多种技术实现方式为上层政府网站应用和服务提供支撑。标准的集约化应用支撑平台架构图所下所示;
图5:政府网站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
3、地方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模式
地方政府的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可分为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三级集约方式。省级政府网站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可基于省云计算中心进行建设,省级政府网站群、地市级政府网站群均在此平台上进行建设、维护和运营。地市级平台和县级平台以此类推。在做地方集约化平台时,应满足上级对下级平台的日常监管需要。
图6:地方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模式
4、垂管部门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模式
垂管部门的网站群往往是全国大集中建设,且通常已有较好的集约化基础,所以垂管部门的网站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建设可继续沿用大集约化的思想,即服务集约、平台集约、数据集约、管理集约,基于部委的云计算中心部署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全国本系统内的网站均在本平台上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
图7:垂管部门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模式
垂管部门的网站信息与服务所采取的全国集约方式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集中管理问题。在集中管理的原则下,应允许在网站管理上进行分级管理,即“统分结合”的模式,以减轻顶层主管单位的日常管理压力。
三、服务集约化
1、服务集约化概述
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是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中最高层次的集约,对跨部门业务协同、业务流程再造、数据资源共享、服务统一规划均有较高要求。政府网站的服务集约化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社会公众找信息难、办事难的问题,实现“少跑马路、减少网上断头路”的目标,并可有效降低行政和社会成本。通过集约门户网站提供一站式的政府网上信息与服务,部门在网站上的职能边界将越来越融合。这种集约方式具有顶层设计要求高、跨部门协作阻力大、技术安全风险高、建设成效慢等风险。
图8: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
2、服务集约化应用场景
目前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尚不能一步实现所有网上信息与服务都做到集约化、整合化,这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过程。常见应用场景包括: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数据开放、统一搜索门户、市民网页和企业专属网页等,即针对某一社会需要建设统一的一站式服务。
(1)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
本着“以公众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政府网站应更强化服务功能,以满足公众需求。由分散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提供一站式信息发布服务、一站式互动交流服务、一站式在线办事服务,由技术驱动向信息与服务驱动转变。多数政府单位正在或即将建设的一般为这种一站式门户网站。
(2)一站式网上政务服务大厅
“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是指企业或市民只要进入一个政务服务网站,即可解决需要政府办理的所有有关事项。其核心要素并不是多个部门网站的形式集中,而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业务逻辑集中,实现跨部门的协作服务,网上网下相结合、多种渠道受理反馈、资源共享、协同审批,实现“一站到底”。企业和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一网式办理相关申请事项,更不用在多个部门网站多次申请,马路少跑,网路也要少跑,大大降低社会成本。
(3)一站式政府信息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基本原则、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该条例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法规,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构建网上信息公开平台。信息公开平台需满足《条例》对政府信息梳理工作所涉及的信息分类、信息内容的填报流程、信息内容填报规范的要求。
(4)政府数据开放
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制定开放目录和数据采集标准,按照规范数据格式面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企业等社会力量可以用这些数据创造价值,产生出新的服务行业,让经济增长潜力发挥出来。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条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要消除不同信息化平台之间的“孤岛”,做到互联互通,有关联的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必须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以便实现实时更新。
(5)统一搜索门户
“统一搜索门户”是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对内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重要服务窗口和使用工具,随着用户搜索行为的深化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深入,可见性、可用性、易用性等逐渐成为对各大政府网站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统一搜索门户建设的必要性也随之提升。智能搜索作为一种对网络信息进行搜索、提取、组织、处理并提供检索服务的工具,正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核心功能,成为用户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政府网站(群)经过多年建设和运营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强大的搜索门户可有效解决搜不到、搜不准的问题。
(6)市民网页
“市民网页”是政府为市民提供的集约化、智能化的个人门户,它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将与市民相关的各类政府信息、民生服务、互动交流、在线办事统一集中整合在一个个性化门户中,精准推送市民所需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在线的、零距离的“我的政府”,极大提升市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7)企业专属网页
“企业专属网页”是政府为企业提供的集约化、智能化的企业网上办事门户,一般采取实名注册及数字证书认证机制,企业可在自己的门户中集中一站式轻松查询各部门办理登记、办事、奖惩等事项,一键直达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事务服务事项,随时查询办事进度、办事指引。同时政府网站为其提供税务、证照、社保、公积金等专属查询、通知、提醒等个性化服务。企业享受政府服务更快捷、更直接。
3、服务集约化建设路线
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往往是在基础设施集约、应用支撑平台集约、数据集约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集约建设,工作量更大、难度更高,且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业务流程再造等,需要深度变革才能得以完成。
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的关键环节包括:顶层设计、分步实施、试点推广和持续改进四个环节,其集约的每个过程和节点都需要精心设计与稳进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图9:政府网站信息与服务集约化路线图
4、地方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建设模式
地方政府的信息与服务集约化可分为省、市、县三级集约化方式。省级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可整合省门户网站和省直部门网站信息与服务,地市级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可整合地市门户网站和市直部门网站的信息与服务,而区县级政府网站服务集约化可建设在本级平台,也可迁移到上级(地市级)门户网站平台上,无论在哪级网站平台之上,区县下面的部门、乡镇、街道网站的服务均整合到区县门户网站中,无需再做保留。
5、垂管部门网站服务集约化建设模式
垂管部门网站的服务往往是全国大集中服务,如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且一般已有较好的集约化基础,所以垂管部门的网站服务集约化建设,可继续沿用大集约化的思想,即服务集约、平台集约、数据集约、管理集约。